工作记录博客……
碎花格子碎碎念

国博  连紫华陶瓷作品展


菩萨大概在佛教艺术中是一种特别的生命存在的现象,最早佛教传到中国,最受崇拜的应该是巨大、威严、端庄的佛,但很奇怪,慢慢在传入中国一段时间之后,在民间的信仰当中感觉到最美,最亲切的,最容易触动人的,最能领悟生命的道理的不一定是佛而是菩萨。佛给我我们感觉到生命的使命感,而菩萨却比较的像人。

bodhi-sattva有很多来自佛学经典的解释,但用比较粗浅的民间的话来说,菩萨是一种修行者,他在修行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已经是佛了。用印度的讲法,佛就是那个完成了nirvana的人,所谓的nirvana就是涅槃,也就是什么都没有了无恨无欲无爱什么都没有了,也没有了烦恼也摆脱烦恼的欲望,是一个完全为空的状态,称之为nirvana。而菩萨是可以进入到nirvana状态,但是他不想舍弃那个可以感受到爱,感受到恨,感受到痛苦、感受到喜悦的身体,明明可以抛掉这一切可是他不愿意怕抛掉。菩萨更像是从nirvana的状态走回到人间的状态。所以菩萨有了这种很奇特的笑容。从印度的佛学来说,菩萨其实是比佛要低一个等级的(当然,也许这种价值和等级的比较不是很恰当),在印度的修行的最终希望是成佛,因为成佛才没有烦恼没有痛苦,在生命中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都没有了。而菩萨是不愿意成佛的,因为他有大悲,人间的疾苦他无法割舍。人间总是有他无法割舍的所以他无法达到极乐世界。所以从层次上,菩萨是赐予佛的,可是他在中国,渐渐变成一个,有这样像母亲一样的笑容对人世间有很多悲悯的一个生命现象而受到百姓的爱戴。

“拈花微笑”这是一个常见的佛像造像形态,这种微笑,变成了中国式佛教里面最迷人的一种东西,他在所有的苦难面前,展露出这个笑容,这个笑容好像是谅解,好像是包容,好像是一种宽阔。


这是一个对于生命的苦难当的祝福的微笑。


陶瓷是一种冰冷坚硬的材质,艺术家通过塑性、煅烧,做出了这种笑容,艺术家借由对生命的渴望,来赋予陶瓷一种更细腻温暖的质感。



前8张为 其经典作品,宋代木雕观音像的 陶瓷版。


我对于德化词瓷雕并不是很了解,我听说陶瓷在煅烧过程中会丢失细节,但他的作品,缨络、莲坐上的花瓣脉络、水珠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在这个展区,舔了一上午,要不是朋友拉着,下午都去不了罗丹站了。基本上已经想要搬帐篷住下了。


最后:有生之年系列:我一定要去一次麦积山~~~~~

评论
热度(18)
上一篇 下一篇

© 碎花格子碎碎念 | Powered by LOFTER